網(wǎng)紅名號不是三無食品的遮羞布 蠟瓶糖因其獨特的外觀和食用體驗成為網(wǎng)紅食品

2024-09-09 10:13:30 和訊網(wǎng) 

 

  蠟瓶糖,一種造型精美、口味多樣的糖果,因其“爆漿”口感和低廉的價格迅速走紅,尤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流行。這種糖果通常在學校周邊和電商平臺上銷售,部分商家和直播主播通過展示其制作過程和品嘗體驗來吸引顧客,銷量可觀。

 

  然而,這種看似無害的零食背后隱藏著安全隱患。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蠟瓶糖雖標榜“純手工制作”,卻缺乏完整的包裝信息,如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和生產(chǎn)廠家等,甚至有的產(chǎn)品連配料表都未提供。此外,部分產(chǎn)品存在奇怪的氣味,引發(fā)了對食品質(zhì)量的擔憂。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商家聲稱蠟瓶糖的外殼由蜂蠟制成,但實際上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甚至存在致癌風險。一些家長在購買后因聞到化學味道而選擇丟棄這些糖果。

  此外,蠟瓶糖的流行還帶來了環(huán)境問題。一些人在食用后隨意吐掉糖果,導致城市街道上出現(xiàn)了難以清洗的油斑,影響了市容市貌。

  從法律角度來看,蠟瓶糖的生產(chǎn)和銷售存在違規(guī)行為。自制食品也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提供相應的包裝和標簽,不得逃避法律監(jiān)管。同時,新興食品品類如果沒有相應的國家或行業(yè)標準,可能存在有害物質(zhì)超標的風險。

  國家法律法規(guī)對未成年人從事直播活動有明確限制,兒童出鏡推銷商品的行為違反了相關(guān)法律,應立即叫停并追責。

  為了保障消費者權(quán)益和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監(jiān)管部門應采取嚴格措施,對校園周邊商鋪和市場攤點進行檢查,查處銷售三無食品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同時,應督促電商平臺履行責任,確保線上線下銷售的食品符合安全標準,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責任編輯:董萍萍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wǎng)無關(guān)。和訊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昆明市| 松阳县| 无锡市| 亚东县| 娄底市| 枞阳县| 眉山市| 宝应县| 韶关市| 台东县| 张家口市| 凤台县| 蒙山县| 缙云县| 鄄城县| 汝阳县| 宁陕县| 休宁县| 资溪县| 邹平县| 宁南县| 靖州| 新源县| 林芝县| 鹤岗市| 巴林左旗| 西丰县| 迁西县| 泽普县| 榕江县| 紫阳县| 民勤县| 若尔盖县| 基隆市| 太保市| 桐梓县| 三都| 日喀则市| 清水县| 清河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