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exun.com/2009-12-03/121897317.gif) |
能源資源先天不足+后天的粗放利用 |
中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不高,探明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而且中國在發(fā)展過程中,基本走的是一條粗放性的能源資源利用之路,這種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觀上要求發(fā)展低碳經濟 |
![](http://img.hexun.com/2009-12-03/121897322.gif) |
易被“鎖定效應”影響 |
鎖定效應是指,人們對初始路徑和規(guī)則的選擇具有依賴性,以至在演進過程中進入一種類似于“鎖定”的狀態(tài)。中國倘若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技術,發(fā)展高碳產業(yè),未來需要承諾溫室氣體定量減排或限排義務時,就可能被這些高碳產業(yè)設施所“鎖定” |
![](http://img.hexun.com/2009-12-03/121897324.gif) |
生產的邊際成本不斷提高 |
碳減排客觀上存在著邊際成本與減排難度隨減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1980—1999年的19年間,我國能源強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間,能源強度年均降低率為3.9%。兩者之差,隱含著邊際成本日趨提高的事實。另外,單純節(jié)能減排也有一定的范圍所限。 |
![](http://img.hexun.com/2009-12-03/121897328.gif) |
碳排放總量突出 |
按照聯(lián)合國通用的公式計算,碳排放總量實際上是4個因素的乘積:人口數(shù)量、人均GDP、單位GDP的能耗量、單位能耗產生的碳排放。中國人口眾多,經濟增長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總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還包含著出口產品大量“內涵能源” |
![](http://img.hexun.com/2009-12-03/121897332.gif) |
碳排放空間不大 |
發(fā)達國家歷史上人均千余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擠壓了發(fā)展中國家當今的排放空間。而且我國在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碳排放強度偏高,而能源用量還將繼續(xù)增長,碳排放空間不會很大,應該積極發(fā)展低碳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