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30日,2024年國家醫(yī)保談判在北京開展。作為醫(yī)藥行業(yè)的年度盛事,醫(yī)保談判既是藥品降價、惠及患者的窗口,也是全球創(chuàng)新藥展示的舞臺。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今年共有4款CAR-T療法藥物進入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目錄外藥品名單,創(chuàng)下歷年之最。其中,復星凱瑞(曾用名: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奕凱達)曾多次通過初審,但最終被醫(yī)保目錄拒之門外。
這種定價百萬元,號稱“一針‘清零’癌細胞”的細胞療法,是否符合醫(yī)!氨;尽钡亩ㄎ?在商業(yè)保險日益豐富、變相“降價”策略后,企業(yè)為何對醫(yī)保談判仍有“執(zhí)念”?
4年內6款獲批 適應癥及適用人群規(guī)模較小
截至目前,國內共有6款CAR-T細胞療法獲批上市,除了因為上市時間晚于6月30日沒有取得申報資格的西達基奧侖賽注射液,以及沒有遞交申請信息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其余4款產品均出現(xiàn)在初步形式審查名單中。
每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各家公司提交的資料,四款產品各有所長。例如,“奕凱達”是目前中國首個且唯一獲批上市治療2線及以上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產品,目前擁有2項適應癥,一是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后12個月內復發(fā)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二是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tǒng)性治療后復發(fā)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倍諾達”是中國唯一一款同時獲國家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專項、新藥上市申請優(yōu)先審評資格、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的1類新藥CAR-T產品,目前擁有2項適應癥,同樣面向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一是用于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tǒng)性治療后成人患者的復發(fā)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二是用于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tǒng)性治療的成人難治性或24個月內復發(fā)濾泡性淋巴瘤(r/r FL)。
上市時間較晚的“源瑞達”和“賽愷澤”僅有一項適應癥,前者適用于成人復發(fā)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r B-ALL),后者則用于治療復發(fā)或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r/r MM)成人患者,既往經過至少3線治療后進展(至少使用過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及免疫調節(jié)劑)。
不難發(fā)現(xiàn),“奕凱達”和“倍諾達”的目標市場重疊度較高。從患者規(guī)?矗腔羝娼鹆馨土觯∟HL)占淋巴瘤發(fā)病率的91.95%,其中約54%為彌漫大B細胞瘤淋巴瘤(DLBCL),約8%為濾泡性淋巴瘤(FL)。按照國內每年約有10.15萬淋巴瘤患者的數量推算,國內每年新發(fā)的DLBCL患者約有5.04萬人,r/r LBCL患者約有2.02萬人;新發(fā)FL患者約近7500人,r/r FL人數更少。
而據另外兩家公司遞交的資料,國內每年約有2000例成人r/r B-ALL患者;2020年,國內有超2.1萬MM新發(fā)病例及約1.62萬因MM導致的死亡病例。2022年,新發(fā)MM超3萬例。
換言之,“奕凱達”“倍諾達”的市場份額大于“賽愷澤”,“源瑞達”的市場份額最小。
復星凱瑞今年已變相“降價”
值得注意的是,“奕凱達”和“倍諾達”作為國內首批獲批的CAR-T療法,過去一直試圖沖進醫(yī)保談判,但均未成功,業(yè)內猜測主要原因是其120萬元/針和129萬元/針的高昂定價。
作為一種新式腫瘤免疫療法,CAR-T療法的原理是將病人的T淋巴細胞分離出來,體外擴增,加工后攜帶特殊抗原,然后回輸體內攻擊腫瘤細胞。由于需要根據每個患者腫瘤細胞表面特定的抗原進行個性化設計,且研發(fā)、制備流程復雜、昂貴,使“天價”成為CAR-T療法的標簽。
高昂定價無疑會影響CAR-T療法的商業(yè)化。截至2023年末,奕凱達累計惠及的淋巴瘤患者超過600位,該數據未在2024年半年報中進一步更新;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藥明巨諾只有“倍諾達”這一款產品上市,期間收入分別為3079.70萬元、1.46億元、1.74億元和8681.50萬元,以129萬元/針的定價計算,約對應272位患者。
而根據公司2023年半年報,截至去年6月末,公司開具用于治療r/r FL等疾病的CAR-T細胞療法“倍諾達”處方僅94張,完成回輸僅85例。藥明巨諾2022年年報則顯示,上市以來,接受倍諾達治療的患者有171位。
遲遲不能進入醫(yī)保談判,公司只能主動求變。今年1月,奕凱達在國內率先推出按療效價值支付的創(chuàng)新方案,符合條件的患者在使用奕凱達治療后,若未能達到完全緩解(CR,通常指的是腫瘤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并且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復發(fā)的跡象),將獲得最高60萬元人民幣的返還費用。而“變相降價”的效果也很明顯。
9月,復星醫(yī)藥執(zhí)行總裁、復星凱瑞董事長張文杰對媒體表示,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推出后,近9個月時間,使用的患者數量比去年大幅度增加,接近200位患者入組該項目。在完成療效評估的患者中,完全緩解率超過58%。
也正因為患者對于定價的敏感性,此后獲批上市的CAR-T療法定價有明顯下降趨勢。例如,馴鹿生物/信達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福可蘇)價格為116.6萬元/針;合源生物“源瑞達”的定價為99.9萬元/針。
為了降低患者自付價格,各家公司還將商業(yè)保險視作CAR-T療法推廣的突破口。截至2023年底,奕凱達被納入超過10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過75項商業(yè)保險;截至2024年6月30日,倍諾達被列入78個商業(yè)保險產品及96個有效地方政府的補充醫(yī)療保險計劃。
業(yè)內對醫(yī)保談判持觀望態(tài)度,賽道擠滿年輕Biotech
據國家醫(yī)保局數據,2023年,全國基本醫(y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2.82萬億元。而有研究機構統(tǒng)計,2023年商業(yè)健康險的保費突破9000億元,整體賠付未超過2000億元。
因此,醫(yī)保作為國內藥品的最大支付端,一直是CAR-T療法希望依靠的大樹。即便前幾年的嘗試都失敗了,企業(yè)們還是前赴后繼,力證CAR-T這一具有創(chuàng)新屬性的高價療法,與醫(yī)保基金“;尽钡亩ㄎ徊⒉粵_突。例如,藥明巨諾明確指出產品是一次性輸注、長期獲益的藥品,如將總費用分攤至3年~5年,年治療費與基本醫(yī);鸷蛥⒈H顺惺苣芰ο噙m應。
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醫(yī);鸪适站o態(tài)勢。2023年,國家醫(yī);鹄塾嫿Y余金額3.40萬億元,較上年減少超20%。國家醫(yī)保局點名“一些價格較為昂貴等明顯超出基本醫(yī)保保障范圍的藥品”,表示這類藥品最終能否進入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需要經過嚴格評審程序。
10月27日,上海衛(wèi)生和健康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在他看來,一款藥物是否符合“;尽币,不取決于其價格高低,而是要看它是否是維護生命必需的手段。如果CAR-T療法比傳統(tǒng)治療手段更具有成本效果,把它納入醫(yī)保就是合理的,能“把錢花在刀刃上”。
但金春林也承認,價格可能仍是制約CAR-T療法進入醫(yī)保的主要原因。盡管此前業(yè)內曾提出醫(yī)!鞍疮熜Ц顿M”“對賭協(xié)議”等創(chuàng)新支付試點建議,但從近兩年談判結果看,CAR-T療法“今年的勝算也是蠻難(講)的”。
也是出于這一原因,國內CAR-T賽道的參與者大多是年輕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頭部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多以合作開發(fā)模式參與。例如,缺席今年國家醫(yī)保談判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由信達生物與馴鹿生物合作開發(fā),2023年6月獲批后,成為國內首個獲批的靶向BCMA的CAR-T產品,也是信達生物唯一上市的CAR-T產品。
不過,今年7月,馴鹿生物宣布將按照約定價格購買信達生物BCMA CAR-T產品“福可蘇”(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的全球市場商業(yè)化權益及知識產權許可等權益,并獨立負責和決策產品的開發(fā)、生產及銷售。而信達生物將此項合作協(xié)議金額全部入股馴鹿生物,此后持有馴鹿生物18%的股份。
換言之,信達生物在該產品上市一周年后,完全退出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的研發(fā)、銷售活動,用戰(zhàn)略股東的身份轉移直接商業(yè)化的收益及風險。
而且,CAR-T療法在信達生物的管線中僅占了很小的比例。根據公司3月公布的年報,在研管線中僅有兩款CAR-T產品,除了伊基奧侖賽注射液,CLDN18.2 CAR-T為與羅氏合作開發(fā);而在公司9月發(fā)布的半年報中,CLDN18.2 CAR-T已不在在研管線中。
未來,企業(yè)能否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實現(xiàn)降價,從而提高藥物可及性呢?10月27日,科濟藥業(yè)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長遠來看,還是要通過開發(fā)通用型CAR-T來降低成本。與全球目前已上市的自體CAR-T產品不同,通用型CAR-T可使用健康供體的T細胞進行批量生產,將極大降低生產成本,并且是“現(xiàn)貨”,便于供應,從而大大提高CAR-T的可及性。
不過,公司也表示,“降低CAR-T的生產成本是一項持續(xù)的技術挑戰(zhàn)”。
每日經濟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