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8月19日聯(lián)合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兩高”《關于辦理洗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自2024年8月20日起施行!督忉尅穼⑼ㄟ^“虛擬資產(chǎn)”交易列為洗錢方式之一!皟筛摺庇嘘P負責人明確表示將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
洗錢犯罪與毒品犯罪、有組織犯罪、金融犯罪、腐敗犯罪等上游犯罪有著緊密聯(lián)系,嚴重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危害國家經(jīng)濟金融安全,社會危害性大,應依法懲處。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等部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陳學勇在發(fā)布會上介紹,三年來,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洗錢罪刑事案件共計2406件2978人,自洗錢犯罪案件逐年增加,“打擊治理洗錢犯罪活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解釋》共13條,主要內(nèi)容包括明確“自洗錢”“他洗錢”犯罪的認定標準,以及“他洗錢”犯罪主觀認識的審查認定標準。其中,《解釋》明確,洗錢數(shù)額在五百萬元以上,且具有多次實施洗錢行為;拒不配合財物追繳,致使贓款贓物無法追繳;造成損失二百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廣泛應用,洗錢手法也不斷翻新升級,虛擬幣、游戲幣、“跑分平臺”、直播打賞等成為新型洗錢載體和方式,呈現(xiàn)更加復雜和隱蔽的“網(wǎng)絡化”“鏈條化”特征。陳學勇說,地下錢莊已成為不法分子從事洗錢和轉移資金的主要通道,目前還出現(xiàn)新型的地下錢莊,上游犯罪行為人通過地下錢莊利用虛擬幣、游戲幣等跨境轉移資產(chǎn),涉案金額高、查處難度大,對打擊洗錢犯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解釋》將通過“虛擬資產(chǎn)”交易列為洗錢方式之一。明確了通過“虛擬資產(chǎn)”交易、金融資產(chǎn)兌換方式,轉移、轉換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可以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第五項規(guī)定的“以其他方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長陳鴻翔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將依法從重從嚴懲處洗錢犯罪,加大對涉地下錢莊洗錢犯罪、利用虛擬幣、游戲幣等洗錢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懲處“自洗錢”犯罪。加大罰金刑的判處和執(zhí)行力度,依法追繳洗錢行為人的違法所得,不讓任何人從犯罪行為中非法獲利。
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洗錢罪1391人,同比上升28.4%,繼續(xù)保持對洗錢犯罪打擊態(tài)勢。最高人民檢察院經(jīng)濟犯罪檢察廳副廳長張建忠強調,檢察機關將持續(xù)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為做好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對我國第五輪反洗錢國際評估工作貢獻應有力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