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市場的競爭程度加劇,倒逼乳企們各出奇招,在差異化上下功夫。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fā)布視頻稱,由皇氏乳業(yè)生產的一款酸奶配料中添加了一種名為鼠李糖乳桿菌hsryfm1301的益生菌菌株,這種乳桿菌是皇氏集團(002329)巴馬益生菌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益生菌菌株,從巴馬百歲老人腸道采集篩選,授權廣西皇氏乳業(yè)有限公司使用。
圖片來源:Pexels
對于上述關于益生菌來源的表述,有不少網友感到過于直白、不適、反胃,稱“自己并不想知道是從哪采集的”。也有網友認為,人體的腸道內確實分布菌群,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性。
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皇氏集團(002329.SZ)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該款酸奶確實是公司旗下產品,但對于其外包裝上關于配料等方面的描述,自己并不了解具體的情況。
從人體腸道提取益生菌具有一定科學性
官方資料顯示,廣西皇氏乳業(yè)有限公司是皇氏集團全資子公司,皇氏集團則是廣西乳品行業(yè)龍頭企業(yè),成立于2001年,有“中國水牛奶之王”之稱。
皇氏集團的主營業(yè)務為乳業(yè)及信息業(yè)務,核心業(yè)務是生產和銷售以水牛奶、發(fā)酵乳、巴氏鮮奶為核心的特色乳品。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我國第4家A股上市乳業(yè)公司。2021年,皇氏集團創(chuàng)始人黃嘉棣以27億元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2297位。
乳業(yè)分析師宋亮告訴時代財經,水牛奶本屬于小眾牛奶,獨特的口感也讓水牛奶和水牛酸奶擁有一定的稀缺性,近兩年來,水牛奶在線上的銷售情況向好,甚至成為爆品,皇氏集團也一直借助線上等新零售渠道做動銷。
2020年5月,在某頭部主播直播間,僅3分鐘時間,21萬件皇氏來思爾摩菲水牛純牛奶全部售罄。
此次風波涉及的鼠李糖乳桿菌hsryfm1301,是皇氏集團巴馬益生菌科技有限公司歷經多年開發(f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官方資料顯示,該菌種采集自世界長壽之鄉(xiāng)廣西巴馬百歲老人的生活環(huán)境。而廣西巴馬被譽為“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也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xiāng)之一。
在近期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皇氏集團還曾稱挖掘皇氏1號鼠李糖乳桿菌與其打造“民族菌”的企業(yè)使命有關,“(我們)以打造‘民族菌’為企業(yè)使命,打破‘洋菌種’對中國益生菌市場的壟斷,繼續(xù)深度挖掘皇氏1號鼠李糖乳桿菌的獨特價值,并廣泛應用于與水牛奶的結合,堅持做有體感的酸奶,同時結合消費者對口感、營養(yǎng)和價格的要求,做性價比最優(yōu)的酸奶,讓消費者實現酸奶自由,力爭‘做中國最好的酸奶’!
宋亮告訴時代財經,人體的結腸是菌群的大本營,所以從人體的腸道或者糞便等排泄物中提取益生菌的做法有一定的科學性。一般情況下,益生菌對人體是無害的,但對于不同的人群來說,其效果由菌的種類搭、數量和活性來決定,即便采集了巴馬老人的菌株,也要考慮不同人群的適應性、腸道消化影響等問題。
“這款酸奶對于相關益生菌的應用,宣傳意義大于實際效果。品牌方通過這種方式,是想讓消費者聯想,飲用這款酸奶對人體有益,甚至可以使人長壽!彼瘟琳f。
科普作家、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yè)博士云無心也對時代財經表示,益生菌有著科學理論上的合理性。近年來,關于益生菌等腸道菌的研究堪稱營養(yǎng)健康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也成為了一個時髦的賣點。從理論上來講,確實存在一些對健康有好處的“益生菌”產品,但目前并沒有相關部門來監(jiān)管益生菌商品,消費者很難判斷其功能和安全性。
熱衷跨界,多元化受挫
從財報數據來看,皇氏集團近兩年的業(yè)績增長乏力。2021年,皇氏集團凈虧損4.72億元,期末負債率為65.94%;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9597.13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虧損972.28萬元。
作為區(qū)域乳企,皇氏集團面臨的競爭壓力顯而易見,在此情況下,它們亦試圖引入“外援”。
今年1月,河北乳企君樂寶以總價2億元,買下皇氏集團控股子公司來思爾乳業(yè)20%股權及來思爾智能化20%股權,成為這兩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對于此次股權合作,皇氏來思爾乳業(yè)曾表示,未來雙方將開展深入合作,共同開拓西南市場。
皇氏集團也在積極謀求跨界。今年8月,皇氏集團披露了一系列涉光伏產業(yè)的方案公告,包括擬投建百億規(guī)模的“年產20GWTOPcon超高效太陽能(000591)電池和2GW組件”項目、簽署10億元規(guī)模的光伏投資協議,以及與合作伙伴共同爭取廣西等地新能源指標,落實集中式與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等。。
因為跨界“當紅炸子雞”光伏行業(yè),皇氏集團的股價在此后一段時間里瘋狂上漲,也因此收到了深交所問詢函。
早在2021年年報中,皇氏集團就曾透露出進軍光伏產業(yè)的想法,提出牧場建設與“農光互補”“牧光互補”相結合,并計劃與相關合作方利用現有及新建廠房、牧場進行光伏資源開發(fā)利用。
對于公司布局光伏產業(yè)的情況,上述皇氏集團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目前僅以投資入股的方式布局光伏行業(yè),具體情況無法對外公布,如有其他進展,會在后續(xù)公告中披露。
實際上,這不是皇氏集團首次跨界。早在2012年,皇氏集團投資設立新皇傳媒,初步涉足文化產業(yè)。從2014年開始,皇氏集團相繼收購盛世驕陽、御嘉影視、北廣高清、完美在線等影視文化公司。
通過這一系列并購,皇氏集團轉型為乳業(yè)和影視雙主業(yè)發(fā)展模式。2015年年末,皇氏集團的股價攀至歷史最高的30元/股。2016年,皇氏集團迎來業(yè)績巔峰,當年實現營收24.5億元,歸母凈利潤2.91億元。
短暫的狂歡之后,皇氏集團的轉型進入寒冬。2017年,受數字電視整治政策、版權運營成本高企等影響,皇氏集團影視業(yè)務收入一落千丈。其中,盛世驕陽扣非凈利潤僅為3065.44萬元,遠低于業(yè)績承諾的1.08億元。2018年6月,皇氏集團以9009.59萬元的資產處置損失代價,轉讓盛世驕陽100%股權。
2018年全年,皇氏集團影視業(yè)收入為3.03億元,同比下降59.56%。2019年,皇氏集團出售御嘉影全部股權,徹底剝離影視板塊。
股價也開始跌跌不休。9月16日,皇氏集團報收6.63元/股,跌2.64%,總市值為55.54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