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更細分的賽道,或許才是在線英語一對一的未來
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作者/陳曦
細數數做在線英語一對一的機構,我們便能發(fā)現這條賽道已經擁擠不堪了。VIPKID、51Talk、伴魚、阿卡索、LIKEABC、HelloKid、紐帶英語等等品牌,數不勝數。
關于在線英語一對一,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曾提到過:
新東方曾想成立“1對1”業(yè)務獨立公司,但他在測試模型時發(fā)現,“怎么都擺不出來‘1對1’能賺錢!庇谑牵崦艉榻型A诵聳|方的1對1獨立運作,“我告訴他們,1對1獨立運作肯定能做大,但是做大的結果說不定變成了新東方的毒瘤,不僅賺不了錢,還把利潤虧進去。”
新東方都認為在線英語一對一不好做,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機構前仆后繼、瘋狂涌入這個賽道呢?在2020年,主打外教一對一的51Talk,其股價一直在高位運行;另兩家英語一對一機構——伴魚和阿卡索分別獲得了兩筆億元級別的融資。
英語需要一對一,英語機構也需要一對一
在所有K12的課程中,英語一對一的火熱風頭無兩,遠超其他學科。
這其實是一種必然現象,因為英語這門學科的特質,決定了它最需要一對一這個模式。
英語,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工具,人們學好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用英語去學習。這就是所謂的“read to learn”。
所以英語學習和數學學習不一樣。
數學是知識的傳遞,英語是技能的反復練習。
數學在講解完知識點之后,孩子是否掌握,一做題就知道了,它有一種可檢驗的方法。
但英語沒有。在老師教孩子某個單詞的發(fā)音之后,孩子未必能夠馬上掌握。就算這次發(fā)音準確了,下次也可能忘了。所以英語幾乎沒有訣竅,就是強輸入、強輸出的反復練習。
既然是反復練習,那就需要在方式上,保證高頻次、高質量,讓學生始終處于技能練習的氛圍之下;在內容上,能夠提供個性化的需求。
而一對一模式就是實現這種需要的最佳模式。老師能夠和孩子不停地交流,隨時糾正孩子的發(fā)音和語法錯誤,再根據孩子的掌握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新的教學。
眾所周知,一對一解決的是個性化的問題。根據孩子的特點來制定應對方案。但實際上,英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已經沒有那么個性化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全世界都在研究英語學習,歐美國家作為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已經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教學體系,培訓機構只要“拿來”就可以了。
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在教學內容上,只要機構按部就班,個性化的學習不是問題。事實上,我們能看到機構的教材五花八門,可謂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這么多培訓機構,在教材上卻幾乎不會重疊,每個機構都在打差異化的標簽。但實質上,這些教材所遵循的內在規(guī)律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循序漸進、拾階而上地掌握英語這門技能,差異無非是從中國到羅馬,到底是坐哪個航空公司的航班,并無明顯優(yōu)劣之分。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一加一賽道上這么多機構,每家似乎都活得還不錯,因為在方法論上,他們是沒有問題的。
一對一難做,到底難在哪兒?
但就像俞敏洪所說,一對一難做。
首先,一對一在線英語這個模式很難實現規(guī)模效應。而規(guī)模效應正是在線教育機構,甚至是一切互聯網機構的底層邏輯:通過規(guī)模攤薄成本。
然而一對一的線上和線下在成本上沒有本質區(qū)別!鞍氡拙啤惫娞栐鲞^調研,線下一對一教師成本35%,銷售成本12%,班主任成本10%,加起來就是57%。在線一對一的成本結構基本相同。
這和在線大班有明顯的差別,后者在教師成本和銷售成本上,可以在學生數量達到某一個點時維持收支平衡。
沒有辦法規(guī);敲,要么提高客單價,要么降低教師成本。
一對一模式下,人們很少看到9.9元、19.9元這樣超低的價格,這就是因為維持一定的客單價,一對一模式才能活下來。
在降低教師成本上,51Talk開創(chuàng)了“菲律賓外教一對一”這樣的特殊模式。公開資料顯示,其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使用北美老師的毛利只有20%左右,課程收入有八成要用來支付老師薪資。而菲教一對一業(yè)務則可以控制師資成本,其毛利率能達到70%。
這也是為什么51Talk能做到率先盈利。
然而51Talk跟隨者不多,其他一對一英語在線機構主打的還是歐美一對一,這還是考慮到用小而美撐起口碑,口碑帶來高質量生源,形成正向循環(huán)。
但在線教育的小而美往往難以長久維持,小,通常就意味著“死掉”,一定是“大”而美。做不到規(guī)模效應,也要努力做大規(guī)模,形成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那怎么“大”呢?換句話說,怎么觸達愿意為這個模式買單的人呢?這是所有機構的難點。
一對一太貴了,愿意花錢的家長不多。餐飲領域有一個水煮魚理論:如果在一個城市里,有超過5000人喜歡吃“水煮魚”且每個月來吃一次,那這個專營水煮魚的店就一定會生存下來,但難點在于,如何在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里讓這5000人知道這家水煮魚店。
所以一對一機構不得不花大把錢去篩選有支付能力和意愿的客戶。這就是一對一機構最難的部分。
冠名綜藝,只能說是廣撒網;通過KOL公眾號、微博投放算是深積糧,但這個效果也有限。除了這兩種常規(guī)操作,伴魚則采用更長的業(yè)務鏈模式,用繪本作為引流的流量池,先讓孩子看英語繪本,再從中導入一對一外教英語和AI課,以獲得更為精準的流量,降低獲客成本。
大家都在探索,但沒有誰有更好的方式,所以大家都在燒錢。上市公司51Talk2020年Q3的營銷費用高達2.83億,占總收入的52.6%。收入的一半以上都花在了營銷上,這就是這個行業(yè)燒錢的現狀。
英語教培永遠有市場,看誰能笑到最后
學習英語的孩子可以粗略地分為兩種:第一種,父母懂教育,認可語言學習有年齡窗口,希望孩子多掌握一門語言;第二種,跟風學英語的。
法國哲學家基拉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三角欲望學說”——人的欲望是由他人引起的,當你觀察到眾人都在追逐同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判斷它是有價值的。而驅動這種欲望甚至不需要事實,只需要制造瘋狂追逐的假象,就能讓你掉進從眾心理的陷阱。
這一點就是英語培訓機構紅紅火火的基礎。
筆者采訪了一位家長,他的孩子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所在學校一周上一次英語課。家長覺得太簡單了,報了VIPKID的在線一對一,現在學習的內容有“過去時態(tài),現在時態(tài),將來時態(tài),還有很多長句子要讀!边@位家長自豪地說:“我家娃學得挺好的。她現在的水平應該完全能hold住私立學校的英語!钡聦嵣希^去時態(tài)、將來時態(tài),是初高中才學到的內容。
只要有效果,對于父母來說,一對一雖然貴,但也貴得有道理,父母愿意支付這部分溢價。
但怎樣讓每個人都有效果呢?一位5歲男孩的媽媽告訴筆者,她家的孩子可能不是學英語的料,線下的培訓班都無法讓她家孩子掌握基本的單詞,“線上我就更不考慮了!边@位媽媽說。
好生和差生,是所有培訓機構又愛又恨的兩個群體,而好生比差生更容易打響口碑。好生只要維持住了優(yōu)秀,口碑效應就產生了。差生需要實實在在地提高水平,才能體現機構的價值。
那在將來,一對一是不是可以進一步分化,做成好生的一對一,和差生的一對一呢?用更差異化的教學方式,來形成更細分的市場;向好生提供更具有價值和針對性的輔導,差生通過查漏補缺,達到平均值。
當砸錢也未必能砸出增量時,找出更細分的賽道或許才是一對一在線英語機構笑到最后的方式。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zhí)砑游⑿牛簍anglangcaijing01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螳螂財經視頻號來啦!
灰產黑產的顯微鏡,90后00后的小甜甜!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往期推薦
| |||
| |||
| |||
|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chuàng)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yè)(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qū)塊鏈等領域。
我想你在看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螳螂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