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銷量大降33%!保時捷Taycan召回又減產,傳統豪車市場或將洗牌

2024-07-10 23:10:00 時代財經 

7月9日,保時捷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保時捷在全球共交付15.59萬輛汽車,同比下降7%。保時捷在中國及北美市場的交付量均出現下滑,其中,在中國市場銷量2.96萬輛,同比下降33%。

保時捷在華銷量已連續(xù)兩年出現下滑。2023年,保時捷在華銷量為7.93萬輛,同比下降15%。2022年保時捷在華銷量為9.33萬輛,同比下降2%。

從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國一直是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21年保時捷在華銷量為9.57萬輛,達到歷史新高。

經濟學者盤和林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新能源車型的沖擊,對保時捷銷量下滑有一定影響,盡管保時捷也走在電氣化轉型之路上,但由于電車時代汽車制造業(yè)基本邏輯發(fā)生了改變,所以其原來在燃油車時代積累的技術和品牌優(yōu)勢很難延續(xù)到電車時代。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銷量下滑的難題,誰來解?

2024年上半年,Cayenne交付量最高,達到5.46萬輛,同比增長16%。Macan交付量為3.92萬輛,同比下降18%。純電車型Taycan在上半年僅交付8838輛,同比下降51%。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一方面,Taycan的價格相對較高,超出許多消費者的購車預算。另一方面,Taycan在續(xù)航里程、充電速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上與競爭對手相比并無明顯優(yōu)勢。

此外,消費者的需求發(fā)生變化,也是保時捷銷量不佳的重要原因。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過去保時捷的車型設計時尚,動力性能以及內飾等都很加分。另外,保時捷車型的社交價值也非常高,這些都是保時捷頗受消費者追捧的重要因素。

“如今消費者的消費訴求發(fā)生了較大變化,目前在汽車領域,中高端用戶更看重是汽車的智能化應用,而保時捷在智能化方面的轉型、創(chuàng)新顯然不足。當然,渠道和營銷方面也有一定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有點落伍!睆堃阊a充道。

此前有報道稱,保時捷中國為完成銷售任務向經銷商壓庫,導致雙方矛盾激化,保時捷經銷商發(fā)起抵制和抗議。

隨后,保時捷中國在《保時捷中國與全體授權經銷商的聯合聲明》中指出,當前汽車行業(yè)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其與經銷商共同面臨復雜的問題。保時捷中國將與經銷商保持長期、互信的常態(tài)對話機制,共同尋求應對市場變化的有效方式。這些討論將涉及商務政策、本土客戶洞察、客戶服務以及電動化轉型等多個領域。

Taycan處境尷尬

作為保時捷電動化轉型的關鍵車型,2024年上半年銷量不足1萬輛的Taycan,目前處境較為尷尬。

2024年7月,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日前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涉及Taycan 系列電動汽車,共計17278輛。

同樣在2024年7月,據當地媒體報道,由于Taycan的需求低于預期,保時捷位于祖文豪森的工廠將很快調整為單班生產。保時捷正在與當地工廠委員會進行協商,并且這一調整預計不會導致任何崗位流失,但這可能只適用于永久員工。幾周前,保時捷已經選擇不續(xù)簽數百份臨時工合同。

保時捷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上述報道內容屬實。

更重要的是,Taycan減產或將動搖保時捷的純電車型銷量目標。保時捷方面曾表示,計劃到2030年,純電車型在新車銷量占比達到80%。

為完成上述目標,保時捷或將寄希望于計劃2024年交付的Macan純電版,718車型和Cayenne的純電版車型,以及未來新增的一款定位在Cayenne之上的純電SUV新車。

豪華品牌集體承壓

當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只是豪華品牌在華銷量承壓的縮影。

7月10日,奔馳中國公布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奔馳在華交付環(huán)比增長近10%,2024年上半年累計交付超35.26萬輛,同比下降6.52%。

2024年上半年,寶馬和 MINI 在中國市場銷量約37.59萬輛,同比下降4.2%。2024年第二季度,寶馬中國市場銷量約18.85萬輛,同比下降4.7%。

值得注意的是,據乘聯會數據,今年6月豪華車零售25萬輛,同比下降17%。

在盤和林看來,當前國內汽車總銷量沒有太大波動,但新能源車的銷量是正增長,燃油車的銷量則是負增長。實際上,保時捷、奔馳等豪華品牌是燃油車時代的翹楚,品牌溢價一部分來自營銷,但也有一部分來自他們的技術積淀。

“如今,這些技術積淀在電動車時代作用有限,而國內電動車品牌的高端產品已經陸續(xù)推出。”盤和林表示,電車時代豪華車的結構已經發(fā)生變化,可能是因為傳統豪華品牌還沒有完全適應電車時代的技術和品牌競爭。

張毅判斷,今年下半年,保時捷、奔馳、寶馬等都會承受著巨大壓力,一方面,自主品牌在智能化轉型之路上處于領先地位。另外,自主品牌在價格方面也擁有絕對的競爭優(yōu)勢,因此,豪華車市場將進一步被自主品牌瓜分。

(責任編輯:郭健東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奉新县| 临沭县| 湘乡市| 田东县| 天门市| 华池县| 泽库县| 岳池县| 汾西县| 台安县| 庆城县| 镶黄旗| 迁西县| 寿阳县| 永宁县| 隆子县| 襄樊市| 白河县| 秦皇岛市| 南昌县| 禄劝| 鄯善县| 普兰县| 阿勒泰市| 沅陵县| 庆安县| 府谷县| 镇江市| 遵义市| 西宁市| 怀远县| 天等县| 新源县| 宁德市| 威远县| 南开区| 房产| 淮南市| 太湖县| 五指山市|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