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一定要走出去了!面對面交流能獲得信息量不一樣,傳達出的信號也不一樣!
12月8日,正在為9日凌晨出發(fā)的蘇州赴歐包機做著臨行前準備的江蘇省蘇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由蘇州政府組織招商人員和外貿企業(yè)一起赴法國、德國經貿合作的包機將在明天正式啟程。超過200人的包機團中,有100多名來自各市區(qū)的招商人員,100多名外貿企業(yè)的負責人,將分別開展招商、維護客戶和爭取訂單的工作。而在11月17日,蘇州的赴日包機經貿團拿下了超過10億元新訂單和18億美元的投資意向。
也就在8日同一天,浙江省金華市召開了拓市場搶訂單首團的行前會,4天后政府將帶領企業(yè)一同前往印尼開拓市場。這是浙江省近期正式啟動的“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浙江省商務廳等省級部門相關負責人和企業(yè)代表組成的隊伍,已在12月4日清晨驅車前往浦東機場,開啟了為期6天的德國、法國之旅。
與此同時,寧波、嘉興也紛紛行動了起來,分赴沙特、阿聯酋、日本等地參展搶單、招商引資。其中,12月6日,寧波市分管外事和開放型經濟工作的副市長李關定率團赴阿聯酋、印尼和日本進行工作訪問。整個浙江省為期半年的專項行動覆蓋面將超過萬人。
除了江浙,廣州、佛山、深圳等地近百家外貿企業(yè)也在近日乘坐商務包機出海搶單。作為內陸地區(qū)的最強省,12月5日,一架四川外貿企業(yè)商務包機在成都啟航,30多家外貿企業(yè)負責人飛赴法國、德國、意大利,開展為期9天的經貿促進活動。
一場萬人出海搶單潮由此掀開,也將帶動全國更多地方的企業(yè)加快“走出去”、提振搶單士氣。
根據2022年前10月進出口數據,廣東、江蘇、浙江分別排在全國的前三位,排在全國第八位的四川則是內陸地區(qū)的外貿最強省。這四個省份加起來的進出口總值超過16萬億元,占全國外貿總額的8成左右。
7月13日,江蘇遠洋“遠誠”輪從南京港(002040)龍?zhí)都b箱有限公司801泊位駛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圖
時不我待
“國外馬上要過圣誕節(jié)了,中國也要接著迎來元旦和春節(jié),現在不出去,就要等明年春天了!碧K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難掩急迫心情。為此,“此次歐洲團是由商務局的一把手,帶著企業(yè)一起去走審批和簽證流程,幫助企業(yè)過一道道的關,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全部辦齊”,如果企業(yè)自己去走流程,可能會錯過今年最后的時間點。
“本來12月就是搶訂單的旺季,這次正好去和客戶談下明年的整體訂單。”將在今晚搭乘包機飛往歐洲的江蘇長江紙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顧麗告訴第一財經,今年公司整體的訂單相對平穩(wěn),但和歐洲的老客戶已經三年沒見過面了,對于工廠近年來新增的設備和產品都并不那么了解,一些在疫情前剛下單的客戶也是一樣。為此,他們這次將帶著大量的樣品,與客戶面對面介紹分享,“三個人一共三個箱子,兩個箱子都是樣品”。
和今年只剩下最后一個月的急迫相比,壓力更大的還是持續(xù)收縮的訂單趨勢。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è)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11月30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從制造業(yè)和非制造業(yè)的分類指數看,最核心的訂單指數下滑較為嚴重。制造業(yè)新訂單指數為46.4%,比10月份大幅下滑了1.7個百分點,持續(xù)第二個月下滑。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7%,比上個月下滑了0.9個百分點。
除了穩(wěn)住老訂單,顧麗他們此行的另一個目的還在于開拓新市場,與還沒下過單的新客戶好好聊聊合作可能。
作為全國首架拓市場商務往返包機的成員之一,寧波瑞曼克斯門窗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言東已經于12月5日傍晚帶著20公斤的行李箱,飛抵了阿聯酋。這是他第二次主動出擊——今年7月,他曾背了了近60斤樣品去見新老客戶,跑了7個地點,見了7位客戶,拿下了總共約200萬歐元的訂單,相當于一趟搞定了一年三分之一的訂單。
丁言東說,生意是需要面對面談出來的,“只要客戶肯告訴我深層次的需求,我就有把握和他一起改進工藝”。這次在阿聯酋,他也專門約見了一位三年未見的老客戶,以前這位會定期下單的客人今年卻說“暫時不需要了”,他希望能當面溝通清楚。
即將于12月中旬前往沙特參展的寧波康立特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林程娜告訴第一財經,無論如何都必須要走出去了。這是他們疫情期間第一次出境參展,也會是他們出海搶單的起點。在此之前,他們主要通過線上和代參展等方式來開拓市場,“能當面溝通肯定是更好的”。
越放越開
從商務包機到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的組團出境,出海搶單正在不斷升級。
“由政府帶隊出海拓市場,對于海外的地方政府以及企業(yè)來說,感覺都是不同的,對方也都是安排最高領導出面洽談接待!碧K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取消,國際的航班也越來越密集,接下來也不需要包機了,可以恢復到常態(tài),整個出境的審批流程也將越來越順暢。當然,如果有些國家或地方的航班較為緊張,地方政府也可以繼續(xù)為企業(yè)提供包機服務。
寧波市商務局貿促處處長費建明告訴第一財經,“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是主動為之,也是形勢所迫。一方面,受疫情反復、全球通脹、能源危機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承壓,國際需求整體收縮,當地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壓力前所未有。今年來,不少外貿企業(yè)反映境外需求下降、訂單回落趨勢明顯、訂單轉移風險加劇,外貿企業(yè)穩(wěn)訂單、拓市場呼聲日益迫切。另一方面,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yōu)化調整,鼓勵企業(yè)赴境外招商引資和開展經貿洽談的積極信號越來越強。
不管是包機還是組團,中國市場的大門都將會越放越開,企業(yè)“走出去”的步伐也將加速。
顧麗表示,他們明年的出海搶單計劃也已經排滿了,北美、南美、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各大展會都會去參加,“一年會出去有六七次吧,比疫情前還要多”。在“一帶一路”和RCEP的政策利好下,他們會有意識地開拓相關市場,也讓出口的布局更加多元。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3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6%。繼今年7月進出口增速重返兩位數后,這一數據連續(xù)小幅回落,接下來的出口壓力不減。
隨著疫情防控“新十條”的推進,以及更多企業(yè)加碼開拓市場,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告訴第一財經,中國外貿仍然可能迎來更明顯的翹尾。其中,隨著市場的放開和國內需求的擴大,進口將更快復蘇。
魏建國提出,外貿企業(yè)更加要主動“走出去”或把客戶“請進來”。從今年12月到明年一季度的大大小小的全球展銷會都要積極參加,線下見面對于外貿企業(yè)摸清市場底線、客戶心理以及產品下一步的要求至關重要。前11個月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率首次超過了機電產品的趨勢,為此,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要做好準備,加大新市場,尤其“一帶一路”和RCEP成員國的開拓力度。
除了穩(wěn)外貿拓市場,把外資引入中國也是出海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人出去了,也能順利回來,就是開放的最好證明!碧K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走出去的行動還向國際客戶傳達了有力的信號,“他們不久后也能來到中國,也歡迎他們在明年春暖花開后,來這里看看所投的項目和當地的市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