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江瑜)“永遠不要忘記這段歷史,永遠!”昨天上午9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93歲的夏淑琴雙手將一本藍底銀字的“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遞到曾外孫李玉瀚手中時,這樣叮囑孩子。這天是二戰(zhàn)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7周年紀念日,在紀念館“三個必勝”展區(qū)報告廳,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頒發(fā)儀式舉行。
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當(dāng)天和她一同參加儀式的還有幸存者葛道榮、艾義英。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一共13人,他們都是幸存者的后代,成為傳承人意味著接過接力棒,肩負起傳承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重任。
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下55位,他們平均年齡超過92歲,隨著時間流逝,幸存者越來越少。多年來,紀念館組織專家學(xué)者、工作人員采集幸存者口述證言,呼吁幸存者的后代作為歷史記憶傳承人,一代代接力把家族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不幸遭遇講給更多人聽。
我們銘記歷史,不是延續(xù)仇恨,而是珍愛和平。今天,越來越多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加入到傳承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隊伍中來,通過他們的講述,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銘記。
“2004年,我外婆接過‘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書’,從那時起,向人們講述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就是外婆最重要的事。今天,我和我的兒子又接過了‘傳承人’證書,今后我們更有責(zé)任把家族的這段悲慘經(jīng)歷講給更多人聽,讓南京大屠殺真相永遠流傳下去!毕氖缜俚耐鈱O女夏媛是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之一,她呼吁,希望更多的幸存者后代加入進來。
傳承人阮紅燕是幸存者阮定東的女兒,她說,從小她就從父親那里聽到了親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悲慘遭遇,父親連續(xù)多年參與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講述,是這段歷史的證人,現(xiàn)在父親年齡大了,她應(yīng)該接著講下去,“我會花更多的時間致力于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傳承,因為這不僅是家族記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記憶,希望后人勿忘歷史,自立自強!”
“我有義務(wù)當(dāng)好傳承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南京保衛(wèi)戰(zhàn)老兵李高山的兒子李真銘撫摩著證書的封面,說出這句話。
不忘苦難,因為苦難能喚醒民族的力量,銘記歷史,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館37年來一直傳播“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理念,近年來,紀念館通過撞響和平大鐘、開展“紫金草和平大講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課程、采集幸存者口述證言等各類大眾化主題教育活動,向人們傳播和平的種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