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全球關注,在網上也引發(fā)了觀點的激烈碰撞,其中有大量理性探討,亦不乏聽風就是雨的奇談怪論,或是幼稚淺薄的空洞喊話。眾聲喧嘩中,應該站在什么立場看問題,如何做一個政治上的“明白人”,其實頗為值得思考。
" style="max-width: 100%; width: 100%; height: auto;">
作為開年以來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軍事危機,俄烏沖突看似突然,實則發(fā)酵多年,背后有著極其復雜和特殊的歷史經緯。對此,應該怎么看,至少包括三點。一,我們真的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放眼世界,紛爭沖突動蕩悲劇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考驗著每個國家的智慧與定力;二,根本沒有從天而降的歲月靜好,中國人的和平生活與發(fā)展空間,完全是前輩浴血奮戰(zhàn)艱苦奮斗今人負重前行實力守護的結果。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xié)求和平則和平亡。一些人特別是一些自詡為精英者假裝在真空中談和平、喊口號,表演“絕對政治正確”的行為藝術,大有揣著明白裝糊涂之嫌;三,國際風云變幻無常,而“國家的態(tài)度就是我們的態(tài)度”。就當前局勢,中國始終秉持了公允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緩解事態(tài),回到對話、協(xié)商、談判中來,最終讓烏克蘭成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梁,而非大國對抗的前沿。這樣的“中國態(tài)度”完全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兼顧了情理法,才是真正向往和平者的共同心聲。
“中國人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同樣,中國人對時局世勢的判斷和應對也必然要由中國視角出發(fā),而不是接過別人設定的劇本,或繞進別人織就的話語陷阱中去。正如有學者指出,“西方理論和西方視角并不反映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事實上,我們也能清楚看到,近些年無數(shù)的紛擾糾葛中,一些勢力除了惡意拱火將國際社會的局面攪得越來越亂之外,也一直在不擇手段不遺余力地將中國扯入亂局之中。面對抹黑潑污、挑撥離間,以及輿論場中一些“假圣母”“反思怪”“帶路黨”的再度抬頭,我們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冷靜思考、理性分辨。歸根結底,無論到了什么時候,無論涉及什么領域,無論面對什么問題,中國人都要始終站穩(wěn)中國立場,有自主精神與戰(zhàn)略意識,而非被某些國家某些人的預設臺詞牽著走,成了稀里糊涂的“幫幫唱”。
今天的中國,正行進在偉大復興的漫漫征途上,而夢想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面對愈發(fā)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面對前進道路上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種種風險挑戰(zhàn),中國人必須和祖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堅決維護國家形象、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自我損耗!肮饪课镔|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在“人人都有麥克風”而又異常多元多變的思想廣場上,尤須擠出別有用心的噪音雜音,凝聚無數(shù)散落的音符形成一心向上的大合唱。
俄烏沖突爆發(fā)前夕,烏克蘭富豪榜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逃走了96個,剩下4人因有案在身未能出逃。如此一幕令人嘆息,也令人感慨,凝聚力向心力于一個國家而言有多么重要。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永遠站在家國命運一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實現(xiàn)“我的夢”“中國夢”,才能守護來之不易和平美好的家園。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