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筆/刀劍笑&叨叨姐
“罕見警告:美國支持‘臺獨’或致中美爆發(fā)軍事沖突!
28日,中國駐美大使秦剛首次接受美媒的專訪正式播出。在涉臺問題上,秦剛明確表示,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大的“火藥桶”。如果臺當局在美方撐腰下持續(xù)推進“臺獨”,很可能將中美兩個大國卷入“軍事沖突”。
這番表態(tài)一出立即引起美國輿論震動。有美媒說,“這是中國對美臺一個少有的直接聲明”。
這也顯然戳中了美國挺“獨”反華勢力的肺管子。
有共和黨議員以及所謂分析人士對此反彈強烈,甚至直接喊出支持“臺獨”,嚷嚷著“不能允許中國繼續(xù)霸凌我們和我們的盟友。”
不少跡象表明,在臺灣問題這個“火藥桶”上,華盛頓仍然難以抑制“玩火”的沖動,還在試圖搞出更多動作。而“臺獨”勢力也還抱著“倚美謀獨”的幻想,在死路上往前蹚。
中方這個“罕見警告”,來得正是時候。
1
根據(jù)中國駐美大使館官網發(fā)布的消息,秦剛大使27日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早間新聞”節(jié)目采訪。經過該臺編輯的部分采訪內容,當?shù)貢r間28日上午播出。
這是秦剛去年7月接任以來首次接受美國媒體專訪。
不少媒體都注意到這點,也因此對中國駐美大使在美國主流媒體專訪“首秀”中談些什么,投去更多關注。
在采訪中,秦大使就北京冬奧會、中美關系、涉疆等問題一一作答,駁斥不實說法,闡明中方立場。作為影響中美關系走向的重大因素之一,臺灣問題自然也在提問之列。
秦剛在涉臺問題的嚴正表態(tài),尤其引起美國輿論震動。
其中有兩句話更被很多媒體單獨拎了出來,重點解讀:
一,“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大的火藥桶”。
二,“如果臺灣當局在美方撐腰下持續(xù)推進‘臺獨’,很可能將中美兩個大國卷入軍事沖突!
“火藥桶”“軍事沖突”......NPR在自己報道中都說,“這是中國對美臺發(fā)出的一個少有的直接聲明”。
其他一些媒體將此稱為對美國的“警告”。路透社、衛(wèi)報等認為,中國駐美大使“異常明確地提到戰(zhàn)爭前景”,并且將其與美國直接聯(lián)系起來,這在過去并不常見。
其實,秦剛回答涉臺問題時不只說了這些。
在發(fā)出“罕見警告”之前,中國大使再次重申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立場:
“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我們是骨肉同胞。我們最不愿意做的就是骨肉相殘,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實現(xiàn)兩岸和平統(tǒng)一,這最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利益、中美關系的利益以及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利益”。
但很顯然,有關“臺獨”再往前拱可能導致中美軍事沖突的警告,更直接地戳中美國反華勢力的肺管子。
秦剛專訪播出當天,來自加州的共和黨眾議員樸銀珠就跟被敲中麻筋兒一樣跳了出來,在推特上揚言支持“臺獨”,聲稱“不能允許中國繼續(xù)霸凌我們和我們的盟友!
就是這個樸銀珠,正在眾議院推動“恢復美臺外交關系”。
一位臺灣問題學者指出,美國國內挺“獨”政客反彈越大,越說明秦剛大使的“警告”來得正是時候。除了樸銀珠已經在眾議院內推動的類似勾當,不排除華盛頓近期在臺灣問題上做出更多動作。
一是因為中國馬上過春節(jié)了,北京冬奧會也馬上舉行,都是喜事。但美國看著肯定不爽,尤其不想看到中國平穩(wěn)順利舉辦冬奧,不想讓全世界在冬奧期間親眼看到中國的發(fā)展、進步和防疫成績,因此它會千方百計搗亂,不排除在涉臺方面整出新的動靜。
二是拜登政府現(xiàn)在內政仍然問題重重,而禍水外引借以轉移選民視線,一直是美國政客慣用套路。尤其面臨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選情吃緊的民主黨政府更是急于有所動作。
怎么最快?那肯定是找茬中國。這個時候,華盛頓很可能加大操弄臺灣牌。
三是美國正在烏克蘭問題上陷入尷尬。它把危機扇呼起來了,但發(fā)現(xiàn)真正介入的話,政治、軍事以及經濟代價都相當高。但事情已經到這份兒上了,不介入在美國國內又交待不過去。
這時候,它也需要轉移國內視線。而抗中被認為是所謂“朝野共識”,華盛頓認為這張牌操弄起來更加容易。
兩天前,2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就已做出明確表態(tài):
“當務之急,美方應當停止干擾北京冬奧會,停止在臺灣問題上玩火打牌,停止打造各種反華遏華小圈子”。
緊接著,秦剛大使又發(fā)出“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大火藥桶”的警告,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繼續(xù)在“火藥桶”上“玩火”?自己掂量掂量吧。
2
在臺海問題上,華盛頓可不就是還在玩火嗎?
今天,是本次世界衛(wèi)生組織執(zhí)行委員會議的最后一天。
這次會議本是為了通過這一年年中時的世界衛(wèi)生大會議程,并執(zhí)行世界衛(wèi)生大會的決定。況且,在新冠疫情延燒之下,世衛(wèi)組織的作用更顯得重要。
然而,民進黨當局仍然為著一己私利,慫恿所謂“友邦”挑起“臺灣應該加入世衛(wèi)組織”的話題。
巴拉圭、洪都拉斯、海地等國家代表出來說,世衛(wèi)工作應該也有臺灣的參與,因為臺灣抗疫表現(xiàn)“卓越”,它的抗疫經驗值得借鑒……
這套說辭,前年就有了。甭管臺灣真實疫情如何,反正“抗疫優(yōu)等生”這頂帽子,民進黨當局是戴定了。
那些為臺灣說情的人恐怕不知道,臺灣的疫情當下正面臨失控的危險。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公布,全臺新增71例確診病例。截至昨天,臺灣累計感染奧密克戎的確診患者達578例。
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疊加如今的10條奧密克戎傳播鏈,臺灣的防疫前景不太樂觀。
除了這些所謂“友邦”,美國代表也以應對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件需要全體參與為由,提出應該“包括臺灣”。
代表歐盟的法國和英國的表態(tài)相對含蓄一些。雖然提及世衛(wèi)組織需要具有包容性,但沒有明確提及臺灣。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天也透露,曾向世衛(wèi)總干事表達過臺灣應該加入世衛(wèi)組織。
前前后后這些言論,讓民進黨當局有些飄了,似乎又將撬開一道通往廣闊國際空間的大門。
殊不知,聯(lián)合國大會和世界衛(wèi)生大會早有相關決議,中國臺灣地區(qū)參與世衛(wèi)組織活動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
而且,在符合一個中國原則前提下,中國中央政府已經對臺灣地區(qū)參與全球衛(wèi)生事務作出了妥善安排。
3
佩洛西還是推出《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眾議院版本的主導者之一。
這部《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涵蓋范圍廣,有多項與臺灣相關的條款。其中之一即是,法案建議美國國務卿應該與“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溝通,將“臺北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
這不是第一次傳出這樣的消息。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9月10日就曾爆料,美國正“考慮”讓“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真那樣干,必然是觸及中國紅線的嚴重行為。
中方隨即提出“嚴正交涉”,華春瑩也在社交媒體上警告說:“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紅線非常清楚。玩游戲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被玩,而不是成為一個玩家!
這樣的苦口婆心,華盛頓是聽不進去的。
一方面,它似乎想仿效立陶宛。該國去年8月時允許臺灣設立含“臺灣”這一名稱的代表處,北京隨即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中立關系急轉直下。
另一方面,它也不吝公開為維爾紐斯站臺。
明天,美國主管經濟事務國務次卿費南德茲將訪問立陶宛,試圖表達美方對立陶宛的持續(xù)堅定支持。
事實上,這些看似熱鬧的細節(jié),都是花架子。
華盛頓的心里早已有了一把尺子,在操弄臺灣議題時很小心地不去踩中方的紅線。
舉個例子。在上個月舉行的“民主峰會”上,臺“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發(fā)言的視頻畫面突然被掐斷,只剩下黑屏狀態(tài)下的音頻信號。
路透社的獨家報道說,原因是唐鳳在發(fā)言的PPT中插入了一張將中國大陸和臺灣標成不同顏色的地圖,白宮擔心這可能被視為與一個中國政策立場不一致,因此工作人員“怒氣沖沖”地找到國務院,要求停止視頻播出。
這很可能是在表明,美國政府對臺灣的支持并不像它反復聲明的那樣“堅如磐石”。
就像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所說,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而華盛頓也深知,這方面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可悲的是作為棋子的民進黨當局仍幻想著倚美謀“獨”,醒醒吧,真正堅如磐石的是一個中國原則。
“臺獨”是死路一條,那條死路上沒有救兵。
圖片來自網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