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有中國有“地溝油”嗎,真的是圖樣圖森破。
1
隔夜的餅干都吐出來了
餅干是生活中一種非常常見的點心,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不過今天上午的一條消息,讓正在吃餅干的小券吐了出來。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fā)布的檢測報告稱,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干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fā)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huán)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其中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干,在檢測的非預先包裝或豁免營養(yǎng)標簽的預先包裝樣品中,其環(huán)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為最高。
環(huán)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可損害DNA、致癌,世界衛(wèi)生組織癌癥研究國際機構評為“
很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而另一種污染物丙烯酰胺主要存在于煎炸與過度的焙烤食物中,在1994年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會損害人體神經系統,如果攝入過多,會讓人感到情緒低落,產生幻覺,嚴重的更是會喪失記憶。
難怪小券最近感覺記憶力越來越不好了,心情也不咋地,以后再也不隨便吃別人從香港帶回來的無印良品餅干了。
2
“一元店”賣起了情懷
無印良品在中國是一家非常有名的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志的好產品。在日本人民心中無印良品是一家具有高性價比的雜貨鋪。
無印良品的創(chuàng)始人,他所采用的是當時日本提出的一種無品牌概念,通過銷售無品牌的商品,從而簡化產品的包裝,降低產品的成本,從而讓其擁有了“物超所值”的價值。高性價比成為無印良品在日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種經營策略在中國是不奏效的,最近兩年無印良品商品的價格是一降再降,始終也沒能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買賬。
小券認為無印良品在中國失敗的原因是,顧客去一元店只是因為那里的商品便宜,不想要什么情懷。
3
無印良品茶包曾被曝農藥超標
當然無印良品讓中國消費者很不爽的不只是價格,在質量上也頻頻出現問題。
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在無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簽,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簽后,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而東京都屬于中國政府嚴禁進口日本食品的核污染區(qū)。
對此無印良品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上發(fā)布聲明,稱被曝光的食品日文標識上所標示的地址是該公司在日本的注冊所在地,而不是食品生產地址,并出具了原產地證明書和入境檢疫檢驗證明。
有專家表示,“撲滅寧”雖然是低毒性的殺菌劑,但動物實驗觀察發(fā)現,撲滅寧會干擾內分泌表現、長期也有致癌疑慮,因此美國環(huán)保署已將撲滅寧列為B2級致癌物。
雖說無印良品的商品性價比高,但小券想說的是,在食品安全上加點成本可以不?
4
迷信日本“工匠精神”的人該醒醒了
日本的“工匠精神”一度讓國人奉為經典,這種精神指的是日本工匠們特有的“精益求精的極其認真的工作精神”,而且這種精神是代代相傳的。
正因為國人非常追捧日本的“工匠精神”,所以有一段時間日本產品風靡全國,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是日本的產品就是最好的。
不光是制造業(yè),日本的食品也一次又一次地打臉他們所謂的“工匠精神”。
1955年6月,日本森永公司被爆出在加工奶粉時添加了有毒物質砒霜,結果造成12000余名兒童發(fā)熱、腹瀉、肝腫大、皮膚發(fā)黑,最終130名兒童死亡。
在20世紀60年代,當時日本已開始加大對地溝油的限制和懲處,地溝油無法內銷,只好轉銷臺灣。臺灣的無良商家從日本無良商家進口大量地溝油提煉出的油品,用于油炸食物加工出售。
2000年的雪印低脂肪奶中毒事件造成1.4萬人食物中毒,是日本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集體中毒事件。在1955年,雪印公司也發(fā)生過牛奶中毒事件,且兩次事故原因都是由于工廠停電,因工作人員的疏忽,作為原料的牛奶在20多度以上的環(huán)境保存了太久,導致牛奶里的細菌倍增。
日本全國農業(yè)協同組合聯合會兵庫分部2017年10月23日向外界承認,機構直營的著名餐廳神戶Plaisir(神戸プレジール本店)從去年4月至今年10月15日,向消費者提供了3200份假冒的神戶牛肉。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券業(yè)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